《疯狂的麦克斯》导演谈AI争议:放眼艺术史并不新鲜
本月,全球首个专为AI生成的电影设立的电影节——OMNI 1.0电影节(OMNI 1.0: Iterations)在澳大利亚诞生,评选结果将于11月出炉。而评审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一手打造了科幻巨制《疯狂的麦克斯》系列的澳大利亚名导乔治·米勒的名字。在他看来,业界
本月,全球首个专为AI生成的电影设立的电影节——OMNI 1.0电影节(OMNI 1.0: Iterations)在澳大利亚诞生,评选结果将于11月出炉。而评审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一手打造了科幻巨制《疯狂的麦克斯》系列的澳大利亚名导乔治·米勒的名字。在他看来,业界
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十字造型、四臂等长的方案,以光线充足的圆顶为核心,这种高度对称的布局在文艺复兴后期极受欢迎,圣彼得的坟墓就位于圆顶下方的新地板下。17世纪初,教皇保罗五世推翻原计划,拆毁君士坦丁教堂长形中殿残余部分,命建筑师卡尔洛·马德纳新建更长
17世纪艺术的黄金时代与巨匠群像。17世纪是西方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,不仅伟人辈出,更诞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。雕塑与绘画领域星光璀璨,既有伯尔尼尼、鲁本斯这样以动态张力著称的大师,也有克劳德、普桑擅长的古典静谧风格代表,还有伦勃朗、委拉斯开兹在光影与写
从书画、礼器到园林、建筑,中国艺术自古便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。我们欣赏中国艺术,远不只是欣赏其表象的精美或壮阔,或者说,把握每一种艺术背后携带着的时代印记、蕴藏着的文化与历史渊源,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一座园林的美、一幅书画的力量。
《北京大学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》(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后,方可在报名网站下载报考登记表,打印后须在第2页和第3页上签署本人姓名);
瓦萨里称达·芬奇“设计大胆伟大,精妙模仿自然细节,临摹最充分、技巧最精湛”,精准点出15至16世纪的艺术核心变化:达·芬奇虽遵循文艺复兴“以自然为起点”的准则,却突破传统——他用“科学方法”观察自然,不再让艺术被动服从古典传统,而是让古典法则服务于现实表现。这
早期佛罗伦萨艺术家追求“希腊完美+罗马宏伟+现实主义”的融合,将自由、自治的城市理想与人类完美境界注入艺术,作品呈现出“明朗无滞”的特质——勃鲁奈勒斯契的几何图形如数学方程式般精准,安吉利科、马萨乔的绘画无丝毫阴影,多那太罗的雕塑外形清晰直白。但1480年后,
“宋元的贯通与变奏:从鉴定到艺术史”学术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“晋唐宋元书画的价值阐释与保护传承研究”系列活动之一主办: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召集人:吴雪杉时间:2025年9月20日—21日地点: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会议日程9月20日开幕致辞9:0
一位出身英国中产阶级的少女在佛罗伦萨旅行时,邂逅了与她社会阶层迥异的男子,从而引发了对爱情与自由的追求。
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艺术哲学学科有一段历史。上世纪80年代哲学系就出版了教材《美学教程》。90年代初,王德峰教授开设美学与艺术哲学类课程,1996年成立美学教研室。2013年举办“艺术哲学的多维追溯和透视”研讨会,标志着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起点。2015年招收第一届
文艺复兴时期,艺术家对透视技法的探索尚处于初期,直接通过线条与比例呈现室内空间时,常出现场景歪曲、拉长或角度不当导致的拥挤感。为弥补这一局限,镜子成为关键工具——它能反射房间看不见的另一面、另一个房间或深景,既打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性,又通过多维度反射展现真实事
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与核心思想基础: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致在15至16世纪,是推动世界轮廓形成的伟大变革时代。此时欧洲各王国发展为强大国家,宗教、思想与行动均发生深刻变化,这些变革在意大利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中尤为突出。不过,变革进程缓慢且依赖多种来源,其核心思想基础是
类似播客的听课体验:临床医学教授+医学史教授联袂授课,听课过程轻松得像在听双⼈播客脱⼝秀;
关于高更(保罗·高更Paul Gauguin1848—1903),必须得承认我对他有偏见,尤其是看完他的回忆录,我只有五个字:天才但缺德。我以往的看画的逻辑是第一看作品、第二看人、第三看时代。而高更的一生则充满着矛盾与争议,包括他辞职弃家,去追寻原始与真实,包
从古罗马的辉煌到战后柏林的余烬,从文艺复兴的达·芬奇、丢勒,到现代艺术的毕加索、马蒂斯,欧洲500年的艺术史,在版画的纸面上留下了深邃而细腻的印记。《欧洲版画500年:16—20世纪欧洲版画艺术脉象》由艺术家、版画学家兼收藏家樊晖编著,甄选200余幅欧洲版画真
“艺术圆桌”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与ING长期合作的品牌项目,每期围绕一本核心著作展开深度研讨。本期圆桌以《女性、艺术与社会》(插图第六版)为基点,聚焦艺术史中“被遮蔽”与“正发声”的女性力量,探讨一场“另一种文艺复兴”的可能性。我们将追溯历史上被主流叙事忽视的
前段时间,与一位艺术评论家在谈及当代紫砂艺术时,曾抛出一些观点。这些话在媒体上广泛传播,刺痛了不少从业者的神经——既让职业成型工作者如芒在背,也伤了诸多“高工”“大师”的自尊,却恰恰道出了许多人想说却不愿或不敢说的真相。
内容简介:本书讲述了艺术史中的三十件开创性作品及其关联作品,揭示出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出这些“第一次”的,以及这些作品后续的传播和影响,带领读者开启一种走进艺术史和理解艺术家作品的新方式。那些改变绘画创作方式的关键时刻,重塑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观念与见解。
某次拍卖会预展,刘继卣一幅工笔重彩《筋斗云》孤零零悬在角落。参观者潮水般漫过那些名头响亮的画作,却只留下这角落一片孤寂的浅滩。我伫立良久,画中那灵猴的瞳仁分明灼灼逼视着整个喧闹展厅,又仿佛穿透时空,凝望着那被“一流”二字冷漠遮蔽的漫长岁月——丹青不朽,却不知何
什么是艺术史?我们通常不会把艺术跟历史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,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,我们会认为历史就是记录历朝历代发生了什么事,例如朝代更替、政治风云;而艺术似乎是很高雅又很神秘的,比如博物馆里陈列的艺术作品,我们无从得知这些作品是由何人、何时、何地,以及处于怎样